领导力究竟是什么?
领导力究竟是什么?有人说领导力就是领导能力。那么能力又是什么?众说不一。我们翻开《领导科学》一书,把领导的职能归结为决策、用人、政治思想工作。在现代管理中是否也能够转化使用?完全可以。
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用人的技巧和规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汉高祖刘邦。相传高祖在总结其战胜项羽的原因时,他说论出谋划策我不如张良,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安邦治国我不如萧何,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之杰,但我能够用他们才能够成功;而项羽虽有范曾,却不能为己所用,所以失败。
我国自古以来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研究很多,古代有很多思想家,如孔孟、老庄、程朱等,他们提出了很多国家管理、社会管理、家庭管理及个人管理的思想,至今还对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思想,值得领导者和管理者借鉴。
无论是用人还是做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对人的管理。要管理好人,先要管理好人心,要管理好人心,就要管理好思想。思想是什么?思想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经过大脑的积淀后形成的一种习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前经济犯罪的人很少?其原因是人们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用和意义,从而为领导者指明了奋斗方向。领导科学在这个职能的“思想”前面加了“政治”二字,指的什么?指的是领导者的思想必须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的思想,不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就不是正确的思想。领导者必须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才能把人民领导好。同样,企业要管理好人,也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做好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才能实现目标,才能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
综上所述,所谓领导力,是领导者在具备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决策、用人和做政治思想工作的能力。如果领导者不具有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管理思想,如果领导者不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可能形成很强领导力。
解读卓越领导力
在正常情况下有超常发挥叫优秀,在超常情况下有正常发挥那才叫卓越。有1件事情你能做得好,那叫合格:有10件事情你能做得好,那叫优秀;有50件事情你能都做好,那叫卓越;有100件事情,你还想努力把它们都做好,那就叫找死!我不提倡合格与优秀,也不提倡找死——我提倡的理念是卓越。
在著名企管专家胡一夫老师的领导力课堂,有学员会问:什么是卓越领导力?我看——超越优秀就是卓越!看动物世界的时候,了解到——老鹰会在雏鹰的羽毛丰满时,“残忍”地把雏鹰的翅膀折断,并把它拱出鹰巢推下悬崖迫使其振翅飞翔,否则就被大自然淘汰而摔死。雏鹰在被折翅后仍然能够克服剧痛不停飞翔,而复生的翅膀将更加强健有力。我想——身为雏鹰;已然优秀;折翅重生,方为卓越!此为卓越领导者明鉴!
美国前任国务卿鲍威尔(ColinPowell)将军被认为,是一个深知如何去激励别人创佳绩的领导,他将领导力定义为:“领导力是一们艺术,它会完成更多管理科学认为不可能的东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Kissenger)博士也曾说:“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曾概括过21世纪优秀企业家应具备的6大卓越素养,其中有两点是:1、具有吸引人、感召人的指挥能力和领导魅力,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2、具有高超的协调控制能力,善于通过交流、沟通,建立高效团队。看来,作为领导者,必须努力学习,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增长才干和能力,从而具备多谋善断的决策才能、知人善任的组织才能、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顺应时代的创新能力以及必要的应变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为下级所佩服、所信赖,下级才会相信其指挥的正确性,自觉地服从其领导。领导力专家胡一夫老师以为,伟大领导人必须具备以下8点能力,简称卓越领导力“天龙八部”:
1、卓越影响力
一个伟大的领导人,必须具备强大影响力,否则还难成为伟大的领导人,因为要改革、要推进新的管理措施,必然会引来强大的阻力或者是不和谐的声音,这时,领导人如果缺乏对他人的影响能力,必将使改革受阻,或者是良好的管理措施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2、卓越领导力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胡一夫老师认为,卓越领导力必须要有效认清现在,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带领团队有效达到目标,这是领导力三个核心因素的真实写照,缺一不可。
3、卓越信念力
一个没有坚定信任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伟大领导者的,因为到达胜利的目标或者终点的路上,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因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有可能会碰上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或者阻碍,这时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很难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
4、卓越沟通力
沟通是一种自我推销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一个伟大领导人,须具备卓越的沟通能力,因为只有沟通才能消除隔阂,消除不理解,最终达成默契,最终在执行的过程中,大家步调一致、统一行动。
5、卓越规划力
作为团队的领导人,你得有能力结合组织所处行业与发展阶段向团队描绘未来的愿景,你得有能力规划出吸引人的未来,你得有能力清晰地指出整个团队未来能达成什么目标,有能力够激起员工参与的热情,让成员与组织的双赢成为可能,成员才会努力工作。
6、卓越表达力
可以说:中国企业的领导人对于怎么发展企业?怎么寻找客户?怎么开展业务?怎么跟政府打交道?怎么跟银行打交道?哪些位置上需要用什么能力的员工?他们比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清楚要如何去处理!但是,作为领导人怎样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团队,怎样用最通俗的语言,让员工来理解?领导人必须具备这-全球品牌网-样的表达能力:能够将组织中复杂的目标和议题,以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给员工听,确保大家对目标和议题的了解一致,才能更容易进行讨论与计划。
7、卓越人际力
胡一夫老师表示,领导人要愿意投资在建立与保持人际关系上,有能力让团队成员信服,带得动工作团队,而且需要的时候,找得到人帮忙。
8、卓越包容力
对我们自己而言,有时候舌头和牙齿也会“打架”。更何况是企业的人,身为企业的领导人,有时候也会被下属、客户、供应商,甚至社区等误会。作为企业的领导人,是继续冲撞对抗,还是停下来找出口?领导人得有包容能力。正所谓宰相肚中能撑船!否则,企业就很难运作下去了!
总之,要问什么是卓越领导力?我看——超越优秀就是卓越!
“不怒而威”的领导力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至尊者至刚”。看一个人意志的强弱、胆略的大小,并非仅仅看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常常要看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常常说谈虎色变,令人闻风丧胆,虎靠的就是万兽之王的威慑力。敬而生畏,需要实力;威而不怒,需要实力;摄服于心,需要的还是实力。在单位组织里,有的领导很柔和,有的很霸道,有的很独裁,有的却很民主,那么到底是做善良的羊呢还是做残暴的狼?都不对,要做仁慈的“狮子”,它能吃人,但它更能威慑。单位组织当中也是如此,我们会发现,领导越大,越是和颜悦色,越是有权利的人就越是特别的和蔼,和蔼的让员工敬畏。这个“畏”就是不怒自威,因为他能够决定员工的命运。这种威慑不仅仅来源于他的职位,更源于他牢牢的控制着这个单位组织的实力。
领导“权威”决定团队价值
目前,中国很多单位组织依然是业余的领导人去领导着职业化的团队、职业水准的专家、职业水准的工程师们,并没有一种领导者的“权威”。权威是一种力量,是权力力量和人格力量的聚合;它是一种威势,是威望、威信的总和。上级组织只能给你权力,但不能给你权威。权威与权力虽相伴一生,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权威既不是自己喊来,也不是自己要来的。喊的越多,只能证明其人无权威越甚。如果只一味地喊下去,不仅喊不来威望,恐怕连手中的权力也终将被“喊掉”。
实践出真知、出权威、出英雄。如果我们将团队的成员比作数字,“00,000”,当前面没有一个大于“零”的数字时,这一串“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前面加上“1”,它就变成10万,最前一位越大,“零”越多,这个数字价值越大;一个群体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领导”它没有意义,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由此可见,团队的水平一定体现在最前面的领导水平,后面的水平再高即便是9,也不如最前面的1,但是如果下属水平不停地提高进步,都变成9,领导就要不断提升自己,也要不停进位,否则后面该进位而进不了位的时候就会出现人才流失,只有解决了最高领导人的问题才能解决单位组织的根本问题,只有领导的能量不断放大,团队组织的竞争力才能整体提升。
树立“四个不”的“魄力”
一个领导者要善于从“剪不断,理还乱,忙不赢”的被动状态中解脱出来,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还就必须审时度势地对个人品质中影响魄力发挥的诸多因素有个清醒的认识,并自觉地去适应时代的要求,尤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不鲁莽;与鲁莽对应的是谨慎,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在建功立业的开拓进取中,无不同其“惟谨慎”密切相关。可见,谨慎,并非优柔寡断的代名,而使深思熟虑使然,“惟谨慎”对“成大事”至关重要。
2、不武断;刚愎自用,会使人在自以为是的迷雾中丧失理智,作出错误的决断,给事业带来惨重损失。魄力,并非是逞一时之勇,并非是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应是深谋远虑、百折不挠的不断壮大的内力。
3、不霸道;魄力的产生不是凭“形于色”的张力,并非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而要靠精华内蕴的“底气”与绵里藏针的“灵机”。魄力是智慧和坚毅的结合。
4、不狂傲;无论是什么人,若自居其功,自恃其才,往往会在自以为是的感觉之中步步陷于主观臆断的泥潭,“井底之蛙,断言无小”,是目光短浅的愚见。真正有魄力的人,愈到紧要关头,愈是沉着冷静,不露声色地静观默察,刚柔相济,化解压力于无形,取得胜利于最后。
赢取尊重威信靠“实力”
如果想做一位大家敬佩、拥戴有威信、且怒而不威的领导,必须具备“实力”。一个智慧的领导者绝不会把自己的管理建立在员工的忠诚、良心、公正、纯洁、神圣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自己实力的基础上。实力,就是能够对他人施以利害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影响人、吸引人、控制人、领导人。
1、功过分明,瑕不掩瑜,瑜不避瑕;培养员工的独立工作能力,扬长避短,化短为长,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用人所长,人尽其材,并且主动承担下属或员工因客观原因出现的过失。
2、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强将手下无若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发现员工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优劣互补,没有完美的个人,但会有完美的团队,因为领导者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的是单位组织;
3、领导应该是单位组织利益平衡者,能够为上下级排忧解难。平时要和蔼,但处理事情要严肃、公正,一切都需规范管理,考虑制度是否健全、合理,而不可以今天这样,明天那样。
4、说话办事言简意赅,清除垃圾发言谈话和会议,节省大家的时间。对于员工的进言,虚心倾听,细致调查和甄别,区分就事论事和就事论人,现在的人靠发火不再能解决问题,而且效果很差!无论任何结果,都要将信息反馈给进谏者,表示尊重,更是表明你的严谨。
当领导者对所有的人都不能施以利害的时候,就是你该退出人生舞台的时候。不怨他人无情,只怨自己无能无实力,无法赢得“威信与尊重”。
非权力影响需要“威力”
领导者树立起真正的威力,除了必须恰当地运用职位权力这一强制性的影响力之外,更多地应在非权力性影响力上下功夫。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要以德取威,用优良的品德感染人。德是为人之本,为官者如果品德高尚,正气浩然,就必然在员工中产生人格力量,威望就不言自高;二是要以学取威。用广博的学识折服人。广博的学识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领导干部树立威信的重要途径。三是要以才取威,用超群的才干带动人。“才”对于领导者来说就是领导能力,它包括预测能力、决策能力、指挥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一个才干超群的领导者,能够使人产生一种依赖感和安全感,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员工也会在其感召下同心同德地跟着干。四是要以信取威,用诚实的态度取信人。信就是要讲信用,说话办事要有威信,凡是成功的领导者,一定是“言必信,行必果”的领导者,任何情况下都不失于民,因而享有崇高的威望。五是要以情取威,用真挚的感情凝聚人。一名称职的领导者,只有将单位组织和员工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才能与员工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感情,才能形成铁的凝聚力。也只有这样的领导,才能获得人们的依赖,形成自己的领导权威。
培养自身睿智的“魅力”
魅力,是领导者对公众所产生的一种强烈而带有某些神秘色彩的吸引力,能激发公众的愉悦,敬慕心理,也是公众对领导者素质、行为、形象等因素的价值褒贬、艺术审美和情感好恶的评价。领导者是角色化的人,是其事业的化身,应有符合其职责要求的独特的风范与品质,也即领导气质。领导气质因领导的先天、后天和职责等条件不同而各具特点,但其实质必须体现出领导者作为一个团体的代表应具有的尊严、气魄和影响力,充溢着一种正气、刚气和大气,是领导者的能力、韬略、志向、经验、意志等因素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自然流露,这种气质表现得越强烈,就越让人感到“领导就是领导,水平、气势就是不一般”,并因此而体味出其中的独特魅力。
领导气质不是做出来的一种派头,而是诚于内而形于外的特殊品质。具有出众的领导气质的领导往往不怒自威、不言自重,产生令亲者怀、疏者慕、仇者敬的神奇魅力。领导魅力具有许多微妙而又难以把握的心理和情感因素,但又是可以体味和培养的,每一位领导者都应该依据自身的素质基础和职责特点坚持不懈地进行魅力修养。
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康熙皇帝所说的“不怒自威,亲而难犯”其实是一个组织和或团体领导者的至高境界。
每个人都拥有领导力
虽然领导力是当前组织中的稀有资源,但并不是不可学会的。慧聪笔者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领导力,不少人总是将领导力与高职位联系在一起,领导力不是一个位置,它是一个过程,无论他是在总统套房内还是在前线,无论是在主导地位上还是在辅助地位上。
只要我们加强修炼,遵循一定的原则,每个人的领导力完全可以被激发与培养。那么,笔者认为,遵循以下六个基本定律就可以挖掘你的领导力。
定律一:不能等待只是依赖一个绚丽的目标是很难让每一个人对未来都充满希望,你必须要用成果让他们知道。所以,等待开始行动的许可不是一个好领导应具有特征,带有一种紧迫感来行动才是好领导者具备的特征。成果源于大量且快速地行动。如果你要成为现在或未来的领导者,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你要发起一起探险的旅行。真正的领导者从不等待,也不等待所谓时机,总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正确的人。
定律二:高尚人格你觉得值得尊重与追随的领导者是什么样?大家一致认为“诚实、有前瞻性、富有激情、有胜任能力”。如果你不相信传递信息的人,你就不会相信信息的真实性。我相信、我看见,如果领导者不能明确他们所相信在是什么,那么就会出现立场的不稳定。高尚的人格是领导者基本要素,没有高尚人格就不会有跟随者,没有跟随者就更谈不上领导者。要知道,领导者与跟随者会同时存在的。
定律三:启导愿景我们不仅需要领导者是值得信赖的,还需要他们具有前瞻性,要有目标和远见。这个能力可以展现社会发展和未来前景,事实上,这是一个领导者区分于其他可信资源的重要因素。领导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并树立明确的远景,让愿景引导跟随者向前进的。所以,领导者要善于造梦,并不断传播梦想,直到人们相信这个梦一定会实现。
定律四:分享价值对于领导者来讲,坦率地说出目标和价值观很重要,他们所说的必须和他们的支持者的志向是一致的。如果领导者所提倡的价值不代表其支持者的意向,那么他们就不能够动员人们整体行动一致。领导者必须要得到大众的一致意见,这种一致的意见是建立在共同事业和共同原则上的。他们必须建立一个有共同价值观的共同体。
定律五:团队合作领导力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团队行为。为什么竞争不能加速成功?是因为尝试着去做得更好,和尝试去打败别人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一个是达到最高峰,另外一个是让别人失败。一个是成功,另外一个是服从。真正的领导者应集中在给消费者创造价值,给学生传授智慧和技术,给病人祝福,让他们的居民感到骄傲,这些胜于集中在和别人竞争上。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能够胜利的战略方针是永远建立在“我们”而不是“我”的哲学理论上的。
定律六:言行一致要求别人去改变,只凭借领导者鼓舞人心的演讲是不够的。虽然具有说服力的言词是鼓舞人们精神所必要的,但是聪明的领导者都知道权力是根据事实得来的。他们期望领导者可以表露出来,集中精神,并且直接参与到获得成功的过程当中来。领导者会抓住每一个机会来向其他-全球品牌网-人展现他们自己深深渴望支持的例子。用以身作则来说明他们是怎样将远见和价值切实实施的。这就是他们怎样体现个人价值的证据。这些证据就是人们所寻找和敬佩,并愿意追随的领导者的特征。在我们对领导者可信性的调研中,我们要求人们告诉我们他们怎么肯定那个人是值得信赖的呢?大多数的回答是:“他们说到做到。”要获得信任,以身作则是必要的。当要判定一个领导者是否值得信任时,人们首先是要听到,然后是要看到实际行动。当两者一致时,就能判断出了。
你怎么才能使人们愿意把他们的生命放到你的手中?你最好遵循领导力的黄金规则:说到做到。笔者期望各位进一步交流与讨论领导力话题:让中国的企业多一些领导者,少一些管理者!
提升领导力的三个方法
人们都知道,领导力差距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即使规划再好的战略,如果不能变为现实,也只能是美好愿望,那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企业直到战略实施时才发现领导力不足?这个问题引出一个关于战略与领导力的更深层次问题:战略和领导力哪一个是鸡,哪一个是蛋?为解开这个谜团,一些企业采取了各种卓有成效的方法。
一般地说,企业应该根据实施新业务、新计划或其他形式的业绩突破的能力,即企业的领导力,来权衡企业的战略选择,并制定实现既定战略目标的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不同备选方案所需领导者的数量、时间安排及组合方式。如果某方案所要求的领导力在市场所要求的时间期限内无法培养出来,则企业可能会排除该方案。其实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企业对风险的偏好等,不过,无论采取哪种方案,都明确要求具备一定的领导力。而事先考虑领导力可以影响战略的方向、实施和实际结果。
但是,企业能不能再提早一些,在选择大方向之前就将领导力因素纳入战略讨论中加以考虑呢?要想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仔细考虑现有的领导人才库——企业所拥有的领导者的类型与能力组合,然后据此制定战略。达到这一水平,领导力就真正成为了战略的起点。如果对领导力差距有清楚的认识,就有助于指导战略思路,但为了保留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企业也必须考虑采取何种方式来弥补差距。为降低战略失败的风险,企业需要在三个时间段框架下处理领导力问题。
第一:定位长期框架
首先,企业需要进行自我定位,以实现其未来三至五年的战略目标。企业必须先于市场需求十年或更长时间来雇用和培养潜在的领导者,然后帮助他们建立取得长期成功所需要的内部人脉。这种对人才的投资可以取得可观回报。在企业进入新经济体中,能派出由强有力的领导者所率领的全能型业务团队作为先锋,这种能力几乎没有其他企业能与之匹敌。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则只能有选择地扩张,或只能以优厚的薪酬待遇网罗高端人才。
第二:注重中期培养
企业必须提前一至两年培养特定岗位上的领导者。这就需要首先确定未来担任职位的领导者所需具备的技能、行为与思维方式。许多管理人员会花数年时间来发展专业技能,积累行业知识,却很少发展自己在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和建立人脉方面的能力。如高层管理者确定主要领导岗位的未来接班人。企业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未来领导岗位的关键成功要素:行业或职能方面的专业技能,人际关系管理或变革管理技能,对当地的了解等加强培养,培养手段包括辅导、培训和委任新职等。并提前六个月向当事人告知其任命,然后让他们参加自我指导式的准备计划。所有领导者都要写一份个人发展合同,内容要与新职位所面临的挑战相关,列出一系列的学习机会及发展举措,让他们为履行新职责做好积极准备。
第三:短期匹配框架
使领导者具备多样化的工作经历和任命是培养领导者的主要手段。提供实现业绩突破的机会不但对实现企业的业绩目标非常关键,而且对培养企业优秀人才也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一些企业特别厌恶风险,总是把员工过去的工作成绩及工作经历当成他们未来业绩的指标,据此赋予他们相应的机会。这种方法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以前的成功经历和所需技能,并不一定是在未来取得突破性业绩的先兆。一种更好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业绩目标与个人的发展目标,来为现有或潜在领导者提供机会。这种从多方面考虑的方法可使个人发展与机遇更加匹配。这种方法要取得成功,需要高层管理者全面了解每一个人,包括了解他们的工作能力,如领导素质、工作成绩和发展潜力和个性特点:如个人风格与喜好,性格与动机,当前态度与思维方式等。企业可通过上级、同事、导师及其他人提供的主观或客观信息来评估这些素质。
综上所述,为帮助领导者成长,企业首先必须准确找出哪些人是领导者,然后说服他们相信某个机遇的发展潜力。企业常常低估了这件事情的难度。高层管理者一般都以为自己知道手底下哪些优秀人才愿意并且能够接受新挑战,但往往事与愿违。因此,在上述三个时间段内,企业必须注意建立一个更加系统的领导培养机制。
革心换脑,用领导力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百分之九十的企业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经济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然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发展停滞,利润低下,提高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取决于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有些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品牌,有些是专利技术,还有的是商业模式。但品牌并非常青树,需要维护,需要面对不断的竞争;技术可以暂时领先,但面临着模仿和超越;先进的商业模式是早期快速发展的保障,但模仿者很快会蜂拥而至。市场经济,唯一不变的是变化,面对重大变革,企业是否每次都能抢占先机,傲立潮头呢?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持续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比如,可口可乐的品牌是其竞争优势,但持续维护品牌的能力则是其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组织的能力,也就是企业团队的能力。
企业是聚集资源、创造价值、联通供需的经济单位,创业史也是创业者们的个人英雄史,正是由于创业者们个性化的性格和独特能力促使他们敢于冒险和创新,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因此,他们的头上被社会赋予耀眼的光环,他们成为世人模仿、崇拜、学习的楷模。这反过来加大了他们在企业内的影响力,他们习惯性地成为了精神教父和绝对权利拥有者。企业创始人在早期是因为看准了一个商业机会,或者推出了一项新技术,或者是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通过出奇制胜使企业从诞生到发展,一步步低做大。企业的个人英雄们因为拥有绝对的权利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企业决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完全独立进行决策。这样的结果是企业的决策效率极高,但是当个人判断失误,或者个人价值观背离组织价值观时,将对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老板的能力是其早期的主要竞争力。但随着市场变化和企业扩大,老板的能力优势减弱了,这就需要借助整个企业核心团队的能力整合,来继续保持企业竞争力。大多数创业者或者是技术高手、或者是业务高手,但很少有经营专家型的人,在企业做大后需要采用正规战的方式面临竞争时,需要各个环节都尽善尽美,更需要复合型的专家型人才进入领导团队。然而现状却是相反,大多数民营企业已经建立多年,经营颇具规模,但打拼在一线的始终是老板本人,企业也许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业绩,但最大的缺陷是身边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本来已经身居帅位,缺总是以敢死队长的身份在冲锋陷阵。这样的创始人在让人钦佩的同时,也让人可怜。理想的状态是,老板离开了而企业正常运转,人们甚至不知道老板是谁;而现状是,民营老板一旦离开,企业马上就停摆了。
著名财经作家李武昌在其《规模领导力成功样本》一书中说,规模领导力就是企业或组织能影响更多的员工来主动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规模领导力就是集体领导力,而非个人领导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些基业长青的企业大多具有规模领导力。
规模领导力的形成依赖于人才的凝聚和施展才华,真正体现了人才的价值。民营企业虽然表面上也承认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度上和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对人才的尊重。人才和企业间是一种商业契约关系,通过责权利连接在一起。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员工的利益被漠视,权利被限制,责任被放大,因此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狭小,个人成长缓慢,工作效率下降,导致整个企业的组织能力下降。也因为如此,大多数民营企业很难培养出高层次人才,只能借助从外部引入人才。民营企业家们往往借口企业实力不强,来回避员工福利低下的诘问。实际这不是实力的问题,而是文化和制度的问题。有些外企也很小,但是福利很高;有些民企实力很强,但是福利依然很低。
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出身草莽,在成长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多不平,因此或多或少地沾染一些市井气和江湖气。这些气质对于企业家而言是有害无利的。企业家不能平等地看待人才,而仅视其为工具。比如,有的企业家高薪聘请一个某方面有专长的人,开始就算计使用三个月,待其能力被榨干后,就一脚踢开;更离谱的是,企业仅仅为参加一个展会而招聘一个高层,展会结束后,就将其解雇。这种极端想占便宜的企业家,虽然短期得利,但局外人会看到他总是在低头捡芝麻,距离西瓜越来越远。
中国人很聪明,企业家门缺的不是方法,而是差在理念上。只有认识到管理团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有意识地打造团队,而办法无非就是均衡利益和适当授权而已,其实很简单。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楚汉之争:刘邦战胜项羽是因为他身边凝聚了张良和韩信这样的旷古奇才,项羽文韬武略远胜于刘邦,但不给人才发挥的空间,搞个人英雄主义,结果由强变弱,最终惨败后自刎于乌江。而韩信恰恰是因为在项羽手下不得重视,而跳槽到刘邦集团的
这是规模领导力战胜个人英雄主义的经典案例。 |